工作内容 | 教务处职责 | 系(部)职责 |
教 学 计 划 | 教学计划的制定 | 1.根据学院定位和高职培养目标要求,提出制订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及要求。 2.组织协调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、修订工作,负责组织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审定,分管校长签发后下发执行。 3.组织指导系(部)各专业教学计划录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。 4.组织全校专业培养方案汇编工作。 | 1.根据教务处的实施意见及要求,制定、修订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含教学计划),保证各专业课程设置科学、合理,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。 2.系(部)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审议、制定教学计划,并报教务处。 3.负责本系(部)各专业教学计划录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。 4.做好本系(部)专业培养方案汇编工作。 |
教学计划的实施 | 1.按教学计划审批及协调各系(部)的教学任务,下达每学期全校性的教学任务,下发每学期全校的开课计划。 2.负责教学计划变更的审批程序。 3.下达和落实全校性选修课任务。 | 1.按分管校长签发的教学计划提出本系(部)学期开课计划并及时报送教务处,根据教务处的总体安排落实各项教学任务,组织做好本系(部)专业选修课学生选课。 2.提出教学计划变更申请。 3.按时组织学生选报全校性公共选修课。在教务处统一协调下做好本系(部)教师开设的全校性公选课的管理。 |
教 学 大 纲 | 教学大纲的制订 | 提出制订、修订教学大纲(课程标准)的原则意见及内容要求。 | 1.组织编写或审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(课程标准)。 2.按专业汇编成册后报教务处备案。 |
教学大纲的实施 | 抽查各系(部)教学大纲(课程标准)的执行情况。 | 检查本系(部)教学大纲(课程标准)的执行情况。 |
教 学 运 行 | 任课教师的选聘 | 根据学院有关规定,审核专、兼职教师的任课资格。 | 1.负责本系(部)所辖课程的教师聘任工作。 2.审核本系(部)各专业专、兼职教师任课资格,按时将教师相关材料报送教务处。 3.严格执行教师岗前培训制度,做好课前各类教学基本材料的检查和试讲工作。岗前培训和试讲工作的有关材料报教务处备案。 |
日常教学管理 | 1.编制校历。 2.编制每学期教学进程安排并提出教学各环节的总体协调意见。 3.对全校性公共课的上课时间提出指导性意见,协调教学资源,编制学院总课表。 4.汇总系(部)学期教学进程安排。 5.备案各系(部)调、补课申请,修改总课表。 6.制定日常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检查办法,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事故。 | 1.分发校历,通知师生开课、教学、考试、放假时间安排。 2.根据教务处总体意见,编制所辖专业、年级和班级开课计划,经系(部)主任审核签字后,报教务处备案执行。 3.根据学院课表编排原则编制本系(部)和公共教研室课表。 4.编制本系(部)学期教学工作进程计划、课程安排表及任课教师安排表。 5.审批本系(部)教师的调、停课申请,调整课表并报教务处备案。 6.执行日常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,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和课表的变更。 |
课 堂 教 学 | 教学设计方案 | 提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、实践教学设计方案等基本教学文件的编写要求。 | 组织本系(部)教师编写课程教学设计方案、实践教学设计方案等基本教学文件。 |
授课计划与教案的编写 | 1.提出教学进程和教案编写要求。 2.抽查教师的教案。 | 1.组织教师按要求编写授课计划和教案。授课计划经审核后应装订成册并归档。 2.检查本系(部)教师的教案。 |
课堂教学组织实施 | 对课堂教学环节提出指导性意见。 | 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方法研究、积极引进现代教学技术,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 |
实 践 教 学 | 实验实训和竞赛 | 1.制定全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发展规划。 2.提出各类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。抽查监控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。 3.汇总和分析全校实践教学情况,进行实验实训室建设评估。 4.组织校、市、省和国家的各类技能竞赛。 | 1.制定本系(部)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。编制各类实践教学大纲、指导书和计划等。组织做好各项实验实训教学。汇编实验实训教学大纲。 2.按时提前提交学期集中实践教学计划表,期末提交实践教学情况分析报告。 3.组织各专业实验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。进行实验实训室建设自评。 4.组织本系(部)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。安排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。 5.组织开展本系(部)内形式多样的专业竞赛。 |
实习实训(顶岗实习) | 1.提出各类实习实训教学基本规范要求。 2.审核实习实训计划,做出实习实训的年度经费预算。 3.抽查实习实训教学情况,做好协调工作。 4.提出改进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,总结和推进推广先进经验。 | 1.制定和审定实习实训教学大纲,并按专业汇编成册报教务处备案。 2.提出实习实训计划,做出年度经费预算,合理使用经费。 3.负责各类实习实训计划的具体实施,并对实习实训过程进行管理。 4.检查实习实训教学过程,处理出现的问题。形成本部门实习实训总结,并报教务处备案。 |
毕业作业 | 1.提出毕业作业教学基本要求和规范。 2.抽查毕业作业教学工作,汇总、分析全校毕业作业总体情况。 3.组织评选优秀毕业作业。 | 1.提出本系(部)毕业作业总体安排,提前一学期确定毕业作业选题及指导教师。 2.组织毕业生撰写毕业作业,检查毕业作业各环节的工作,审核各教研室提交的毕业作业工作总结。 3.推荐优秀毕业作业。 |
实践教学基地 |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| 1.制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。 2.提出实验实训室等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原则意见。 3.提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总体要求。 4.负责建立健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。 5.组织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年度预算和采购计划的编制。 | 1.制订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计划,落实管理。 2.落实实验室设备的使用、维护与维修。负责建设本系(部)校内实习基地。 3.联系落实校外实习基地,负责实习基地挂牌,并组织开展有关实习实训工作。 4.建立健全本系(部)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,并严格执行落实。 5.编制本系(部)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年度预算和采购计划。 |
教 学 资 源 | 教学用房管理 | 1.每学年末对全校教学用房进行调研。 2.根据调研情况和招生计划,参照各系(部)的申请意见,提出下一学年全校教学用房安排方案。 3.对全校教学用房统一调配。 | 1.根据实际情况,提出教学用房申请。 2.协调本系(部)教学用房。 |
教学用品管理 | 检查各系(部)所需教学用品的到位情况。 | 负责本系(部)所需各类教学用品的领取、分发和保管。 |
教 学 档 案 | 教学档案 | 1.提出教学档案管理的办法及意见,确定各类教学档案内容、保存范围和时限。 2.按时整理学校各类教学资料并归档。 3.抽查各系(部)教学档案管理工作。 | 1.学期末及时收集、整理本系(部)的教学档案材料。 2.建立档案库,分类保管各种教学档案。 3.检查和督促各教研室教学档案管理工作。 |
考 试 管 理 | 校内考试 | 1.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,提出课程考试的总体安排及基本要求。 2.拟定每学期的考试要求,期末考试及补考的总体时间安排。指导、协调、监督校内考试的各项工作。 3.组织校级考试巡视组,检查考试纪律,处理违纪事件。 4.提出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的要求及实施办法。 | 1.负责具体考试时间、场地及监考教师的安排,并报送教务处备案。 2.组织专业课考试及补考。汇总专业课考试试卷及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;印制、保管、分发试卷。 3.组织全校性公共课的期末考试及补考。公共课教研室负责编制试卷及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;负责印制、保管、分发试卷;负责阅卷登分。系(部)负责具体考试时间、场地及监考教师的安排,并报送教务处备案。 4.检查考试纪律,对违纪事件提出处理意见,并报教务处。 5.做好毕业班补学分考试工作。 6.组织专业课考试及补考的阅卷工作。 7.做好考试质量分析工作。 8.落实试题库或试卷库所需的试卷或试题的收集,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。 |
国家级、省级统考 | 1.组织报名和安排考务。 2.印制、发放准考证,考生名单报送省自考办。 3.公布、统计学生考试成绩。 4.发放证书。 | 1.按有关规定组织班级学生报名,审查学生考试资格,汇总后报教务处。 2.配合教务处做好准考证发放工作。 3.公布、统计本部门学生成绩并提出分析报告。 4.配合教务处做好证书发放工作。 |
学 籍 管 理 | 报到注册 | 1.审核学生报到注册情况,向省教育厅报送有学籍在校生注册数据。 2.及时核实放弃入学资格的新生名单,报送不报到的新生名单及数据。 3.负责新生电子注册工作。组织核对确认新生的各项基本信息。 4.配合学生处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。 5.负责新生编班编学号。提供分系部、分专业、分班级新生名册及相关信息。 6.组织开展学生证学期注册工作,提出学生证注册总体安排和要求。 7.审核学生证遗失补办手续,并发放新学生证。 | 1.负责学生报到注册工作,及时录入学生档案。 2.建立新生档案。及时向教务处报送不报到的新生名单。 3.具体组织新生电子注册,核对确认新生的各项基本信息。 4.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。 5.配合做好新生编班编学号工作。 6.做好本系(部)学生学生证学期注册工作。严格审核学生注册资格,不符合要求的,坚决不予以注册。 7.审批学生证遗失补办手续。 |
成绩管理 | 1.提出学期末成绩录入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要求。规定成绩录入的时限,开放成绩录入的帐号和密码。 2.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导入全校开设课程名称,生成期末成绩预入库。 3.汇总全校学生学习成绩。 4.检查各系(部)成绩录入的情况。 5.录入赴台交流学生的台湾学习成绩。 6.审批免修、免考、缓考、学分顶替的申请。 7.受理任课教师或学生本人修改课程成绩的申请。 8.建立学生成绩档案。 | 1.根据教务处总体安排和要求,提出本系(部)成绩录入工作实施方案及要求。组织、监督、检查任课教师按时录入、核对学生课程成绩,分析学生学习成绩。 2.汇总本系(部)学生学习成绩,建立学生成绩档案。 3.统计、审定学生补考名单,报教务处备案。 4.接受学生成绩查询。 5.审核免修、免考、缓考、学分顶替的申请。 6.审核任课教师或学生本人修改课程成绩的申请。 |
学籍异动 | 1.负责制定、修订学籍管理办法。 2.审批各系部报送的休学、复学、转学、退学、死亡、保留学籍、保留入学资格及留(降)级申请。 3.办理学生学籍异动手续,在省教育厅学籍学历管理平台标注相关的学籍异动信息。 4.每学期初汇总统计全校学籍异动情况,并向省教育厅报送相应备案材料。 | 1.严格落实执行学校学籍管理办法。 2.在规定时间内,及时报送学籍异动学生名单及有关材料。 3.审核办理学生学籍异动手续,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标注相关的学籍异动信息。 4.每学期初统计本系(部)学籍异动情况,报送教务处备案。 |
转专业 | 1.制定学生转专业文件,提出指导性意见。 2.组织审定各系(部)分专业拟接收的转专业人数计划及考试科目的申报。 3.审核转专业的学生名单,组织学生转专业测试。 4.汇总、审核各系(部)提交的拟接收转专业学生名单,确定拟录取名单,报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批准。 5.经学校批准同意转专业的学生名单报送省教育厅核准。 | 1.按实际情况申报拟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数。 2.汇总、审核学生转专业申请材料,报送教务处审批。 3. 确定考试科目、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(笔试和面试相结合),组织学生转专业测试。 4.确定拟接收转专业学生名单,报送教务处审批。 |
学历证书管理 | 1.负责向省教育厅订购毕业证书、结业证书、毕业证明书。 2.复审各系(部)报送的学生毕业资格。 3.向省教育厅报送毕业生电子注册数据。 4.审核毕业生毕业档案材料。 5.办理学历证书。 6.负责学历证书的换证工作。 7.出具历届毕业生、结业生的有关证明材料。 8.负责历届毕业生毕业证明书的补办工作。 | 1.初审学生毕业资格,提交初审报告与学生名单。 2.办理毕业生毕业档案材料。 3.打印毕业生的毕业成绩单。 4.审核毕业生学费缴交情况和技能证书获取情况,报送教务处备案。 5.配合教务处办理学历证书,领取和发放学历证书。 6.配合教务处做好历届毕业生毕业证明书的补办及有关证明等工作。 |
教 学 检 查 | 教学检查 | 1.组织学期初、学期中、学期末教学检查工作,提出指导性意见,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,撰写总结并上报学校领导。 2.经常性检查日常教学,收集教学信息,汇总、整理、分析各类教学管理统计数据,编发《教学简讯》。 | 1.管理本系(部)教师教学过程中各环节(备课、授课、批改作业、课堂教学、答疑),开展教研活动,配合学校做好各项教学检查工作。 2.通过各种方式对各教学环节质量作经常性检查,提出改进措施。 |
教学质量评价 | 1.制定、修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性方案,并组织实施。 2.组织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专题研讨、教学观摩、经验交流等。 3.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。 | 1.根据本系(部)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教学质量评价方案,并组织实施。 2.组织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活动。 3.经常组织听课,开展教学观摩活动,建立自查、自评教学质量的制度。 |
教 学 基 本 建 设 | 专业建设 | 1.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及学校发展规划,制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。 2.组织增设/调整专业的论证、申报工作。 3.负责全校重点专业建设立项。 4.制订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,并进行校内评估。 | 1.制订本系(部)专业建设发展规划。 2.根据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,完成本系(部)增设/调整专业的论证和材料准备及申报。 3.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。 4.负责校级重点专业的申报、推荐。 5.负责重点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。 |
课程建设 | 1.制订全校课程建设规划和阶段性实施计划。 2.负责校级重点课程的立项评审。 3.制定课程建设评估体系,并组织评估。 4.总结和推广课程建设经验。 5.管理课程建设经费。 | 1.全面负责本系(部)的课程建设工作。制定并实施本系(部)课程建设规划。 2.负责校级重点课程的申报、推荐工作。 3.具体落实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。 4.做好重点课程的自评、自查。 5.使用好课程建设经费。 |
教材建设 | 1.制定学校教材建设规划、教材选用制度和年度教材编写计划。 2.负责教材建设经费拨发及管理。 3.组织教材编写的审批及优秀教材的评选、推荐工作。 | 1.负责本系(部)教材建设项目的申报,审核本系(部)教材的选用及编写情况。 2.检查教材编写进度及完成质量。 3.组织本系(部)教材编写的初审及优秀教材的初选工作,并报教务处。 |
教材供应 | 1.按教学计划组织各系(部)做好教材预征订工作,保证教材按时到位。 2.指导系(部)做好教材的发放工作。 3.协助系(部)做好教材补订工作。 | 1.组织本系(部)的教材选用预征订工作。 2.做好教材补订工作。 3.负责教材的领取及发放。 |
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| 1.制定、修订全校性教学管理文件与制度。 2.检查制度落实情况。 | 1.制定、修订本系(部)教学管理文件与制度。 2.检查与督促本系(部)贯彻落实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。 |
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 | 教师队伍建设 | 1.会同人事部门做好教师编制核算和师资引进工作。 2.会同人事部门做好教师培训、进修计划。 3.提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的实施意见。 | 1.负责制定本系(部)教师队伍建设规划,提出年度教师需求计划,协助做好师资引进工作。 2.提出本系(部)教师培训、进修计划并组织实施,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,建立教师培训、进修业务档案。 3.做好本系(部)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。 |
教师队伍管理 | 1.负责制定、修订专、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。 2.制定教师业务考核办法,会同人事部门做好教师业务考核工作。 3.会同人事部门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。 4.核定、备案各系(部)汇总的教师工作量。 5.建立学校兼职教师动态数据库。 | 1.负责本系(部)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、业务学习和日常管理工作。建立专、兼职教师业务档案。 2.组织本系(部)教师的学年业务考核工作。 3.教师职务评聘工作。 4.统计、审核本系(部)教师工作量及超工作量,并报送教务处备案。 5.建立本系(部)兼职教师动态数据库。 |
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| 1.配合人事部门做好本处室教学管理队伍的配置、调整工作。 2.负责本处室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、业务水平的提高。 | 1.配合人事部门做好本系(部)教学管理队伍的配置、调整工作。 2.负责本系(部)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、业务水平的提高。 |
教 学 改 革 | 教学改革与研究 | 1.制定学校教学改革规划和实施办法。 2.组织全校性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。 3.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经验。 | 1.制定本系(部)教学改革规划、措施和办法,并具体落实各项教学改革与研究。 2.组织开展教学内容、课程体系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。 3.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经验。 |
教学成果 | 负责教学成果的培育,教学成果奖的评选申报及成果推广。 | 抓好教学成果培育的过程管理,做好教学成果奖的推荐工作。 |
其它工作 | 综合管理 | 完成本处室其它综合行政工作。 | 完成本系(部)其它综合行政工作。 |